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名人故事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时间:2024-07-23 12:06:12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1

毛泽东读书的故事

毛泽东小时候酷爱读书,每晚都要在油灯下读书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他的母亲怕他累坏,每到半夜就督促他睡觉,毛泽东就用深色纸糊在窗户上,使母亲看不到灯光。少年毛泽东就是这样刻苦自学,读完湘潭的书,又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博览群书,成为我们知识渊博、才能卓著的伟大领袖。

197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周恩来《学习毛泽东》一文,指出:“毛泽东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决不要把毛泽东看成一个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无法学习的领袖。”“毛主席开始很喜欢读古书……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

1999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把自己在韶山的求学经历概括为“六年孔夫子”。《毛泽东年谱(1893—1949)》记载了毛泽东的私塾生活。1902年春,毛泽东入南岸下屋场私塾读书,先读《三字经》,接着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他记忆力强,能够口诵心解,很快领悟。1904年秋,他到韶山关公桥私塾读书。1905年春,他先后就读于韶山桥头湾、钟家湾私塾。1906年秋,他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继续读“四书五经”,并开始练习书法。1907年至1908年,他虽然辍学,仍继续自主读书。1909年,他复学,在韶山乌龟颈私塾就读。1910年春,他到韶山东茅塘一位秀才毛麓钟(堂叔)家里读书,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还读一些时论和新书。同年秋,他考入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时,他抄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即《七绝·呈父亲》。

1936年7月,埃德加·斯诺进入陕北苏区采访,毛泽东向他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中的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是研究毛泽东早期经历的最权威资料。我们从中可以梳理出毛泽东少年求学阶段的一些重要信息,对解析早年毛泽东的学识、性格、观念极具参考。

第一,在私塾读书的几年当中,毛泽东较为系统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和熏陶。毛泽东有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四书五经”学得很好,奠定较深的国学基础。他自幼烂熟于心的知识,成年后常会自然地使用。“六年孔夫子”的教育,使他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他“鉴古知今”的爱好,帮助他后来的“古为今用”。

第二,毛泽东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他渴望自主学习,即便是父亲逼他辍学,仍坚持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经书除外。他常常在深夜里把窗户遮起来看书,为的是不让父亲发现。

第三,毛泽东喜欢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特别喜欢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曾经读过《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他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

第四,毛泽东不是死读书,而是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天他忽然想到,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点很特别,所有人物不是武将、文官,就是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他大惑不解。后来他分析小说的内容,发现它们颂扬的都是人民的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是让农民替他们种田。这一判断,对毛泽东一生的历史观和是非观都有深远影响。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2

鲁迅酷爱读书的故事

鲁迅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为了读书,他揣上8元钱上路了。就这8元钱,还是母亲多方设法为他张罗来的。在南京,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这是一所免费的学校,然而,鲁迅很快发现这里校风不太好,他转入另一所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是新办的,不仅免费,学生津贴也多一些,这样鲁迅就可以多买一些书籍和文化用品了。鲁迅酷爱读书,在当时,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时期,几乎每一月都有优秀的西方著作出版,为了买到这些书籍,鲁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饿肚子现象时有发生,寒冷的冬季,他还穿着单薄的夹衣。鲁迅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却是成绩最好的一个,他有着极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平时学习又刻苦,所以几乎回回得第一。

矿路学堂有着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每次小考成绩优异的,都发给一个三等奖章;若干个三等奖章,可以兑换一个二等奖章;积够若干个二等奖章,就发给一个头等奖章。头等奖章是金质的,很值钱。鲁迅是班里唯一一个荣获过金质奖章的人,他把奖章变卖了,换回许多优秀的图书。有些同学觉得不可理解,金质奖章在同学中可是无限的荣耀呀。在鲁迅看来,图书比奖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满足虚荣的物品,鲁迅把这一谦逊的品格保持了一辈子。

鲁迅一生写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深受老百姓喜爱,有人把这一成就说成来自鲁迅的天才,还有些当面盛赞鲁迅是天才的文学家,鲁迅却很有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3

范仲淹

有志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就这样,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4

匡衡

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懒得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5

马云的励志故事

马云,一张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放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马云的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马云之所以让当今的无数草根创业者崇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马云也曾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试想,如果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败后,听从了父母的劝告,去学习一门手艺,安安稳稳过他当临时工的生活,那么,还会有今天的马云,还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却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败北。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着三轮车帮人家送书。有一次,他给一家文化单位送书时,捡到一本名为《》的小说。那是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于是,马云下定决心,要参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没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时候,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可谓家喻户晓。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小鹿纯子的拼搏精神给了马云巨大的激励,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对马云的数学成绩失望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试,马云考了79分。历经千辛万苦,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

对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为他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6

王羲之小故事

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经典语句)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

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7

刘胡兰——巾帼不让须眉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8

孙中山——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但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认为只有推翻这个绊脚石,实行民主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建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后来,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现在怎么样呢?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9

周恩来勤奋苦学的故事

南开学校是一所国内闻名的先进学校,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校里的课业负担很中,常有考试,考得不好就被淘汰或留级,而且学费也很贵。

生活是这样的艰苦困难,可是他为中华崛起而学习的一直却十分顽强。他入学后,住宿在学校里,每天起床钟一响,就立刻起床、跑步,保持着在沈阳上小学时锻炼身体的习惯。

起初,他英文基础比较差,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每天把全部课余时间都用来学英文。到第二年,他的英文就相当好了。后来,就能看许多英文原着了。

他的国文成绩特别好,学校每两星期做一次作文,周恩来的文思敏捷,提笔作文,一气呵成。1916年学校举行的作文比赛,他被评为全校第一名。

他的数学成绩也很好,在笔算速赛中,他是48名最快之一。代数得满分。心算比别人笔算还快。

除了课堂学习,他在课外还读了许多书报,尤其是喜欢读孙中山先生革命派办的《民权报》、《民生报》,以及当时中外进步思想家。所以,他的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有一次,他在书店看到了一部精印的《史记》,就毫不由于掏出伙食费把他买下,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那时候,他对学习目的已认识得很清楚。他在一篇题为《一生之计在于勤论》的作文中写道:“人一生求学,惟青年为最大之时期,基础立于此日,发达乎将来。”他认为现在努力求学,是为了日后能“作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以其所学,供之于世”,他是在苦苦地大基础,作准备呀!

由于他的勤奋苦学,品学兼优,使全校师生十分钦佩。校长称他为南开最好的学生,同学说他是在万苦千难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第二年,经老师推荐,学校破例免去了他的学杂费。周恩来成了全校唯一的免费生。

1917年6月,周恩来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了。他在南开学校4年,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追求进步、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了。

《中国名人励志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