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疏忽、不负责任都可能造成彻底失败。
4.继续学习结合课文内容查找课外资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懂得一个小疏忽会带来大灾难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2.学生在老师或家长帮助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有关《一个马掌钉》的课外资料。在网上可搜索关键词,如理查三世、亨利伯爵、一个马掌钉、波斯沃斯战役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故事背景。
1.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24一个马掌钉
马掌钉是什么样的钉子?
2.一个普普通通的马掌钉到底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在预习中了解了什么?查到了哪些资料?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背景及大致内容。(由于少了一个马掌钉,扭伤了马腿,摔伤了骑马的理查三世,输掉了一场战争,灭亡了一个国家。这个著名的传奇故事来自英国国王理查三世逊位的史实。1485年在英国爆发了一场争夺统治地位的战争。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拼死一战,但由于少了一个马掌钉而使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被击败。莎士比亚的名句“马,马,马,一马失社稷”使这一战役永载史册。)
3.来听听课文是怎样写这个传奇故事的?听课文朗读录音。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模仿录音,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合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互相正音,并在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词。
1.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生字?你都会读了吗?
出示生字卡片:烦钉砸则率掀
2.多种形式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注意:“钉”是多音字,马掌钉dīnɡ。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ìnɡ)找到书上带有这个字的词:钉(dìnɡ)上。让学生对比读,明白“钉”作动词时读第四声,作名词时读第一声。
3.给生字口头组词,进一步巩固认读。
4.本课有哪些好词语?说说你怎么理解的?不懂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可以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决一死战 冲锋陷阵 不耐烦 环顾四周 鼓舞
耐烦(耐心) 鼓舞(鼓励)
四、再读课文。
1.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同学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3.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分角色读一读对话。(旁白、马夫、铁匠、理查三世)
4.因为一个马掌钉,导致了什么后果?学生齐读最后两段。(少了一个钉子,掉了一个马掌;掉了一个马掌,倒了一匹战马;倒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五、作业设计:
1.把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语言积累本上。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理查三世和亨利伯爵为了争夺王位准备决一死战。)
结合课内外知识理解“决一死战”。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战斗前钉马掌的事?(2—1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战斗的经过?(13—15)
二、学习2—12自然段:
1.听这几段课文朗读录音。
2.如果要你扮演马夫和铁匠,你打算怎么读?和小组同学分角色练练。
3.请一组三人分角色读。学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使学生在评价中明白读马夫的话应
采用急不可耐、怕受罚就敷衍了事的语气。找到马夫说话时的提示语“不耐烦”,“喊”等词。读铁匠的话时要读出开始还很坚持原则,后来也因为害怕国王的惩罚变得又急又怕的语气。
4.再请三位同学读一读,再评。男女生和老师一起分角色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到马夫和铁匠的特点,读出感情。
三、学习13—15自然段:
1.战斗打响了,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战斗吧!
2.自由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的经过。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战斗的经过?(理查率领军队冲向敌军,鼓舞将士击退敌人,突然理查的马掌掉了,马也跌倒了,理查摔倒在地,士兵们见理查这样,也纷纷掉头逃跑,军队瓦解,理查被抓了,输给了亨利。)
4.指导朗读。该怎样读这段?(整段读出战斗的激烈紧张,理查指挥战斗鼓舞战士的话读得有气势些。后来理查失败了,读出很绝望、很气愤的语气。)指名读。教师范读。评价。
5.投影出示理查的话:他挥舞着手中的宝剑,绝望地喊道:“一匹马!一匹马!一匹马毁了我的国家!”全班再读这句话。
过渡:理查说的话对吗?他到底为什么会失败?
四、学习最后两段:
1.学生齐读短诗。
2.讨论:理查的话对吗?理查为什么会失败?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诸葛亮,请你们发表高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马夫太急躁,国王信任他,他却敷衍了事,没有把马掌钉牢就离开;铁匠不坚持原则,也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地钉好最后一个马掌钉。)也有学生可能会责怪国王不该对下属残暴,否则马夫和铁匠也不会那么害怕受到惩罚。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两段。
五、总结拓展。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一个小小的疏忽会带来多大的灾难哪!)(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点失误、不负责任都可能导致彻底失败!)(各行各业都应该发扬严谨务实、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2.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例如我们的学习要认真细致,做数学题时丢掉一个小数点答案就会出错。医生给病人动手术,如果疏忽大意,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六、拓展延伸。
1.建议阅读《小虫和大船》。
……此处隐藏26347个字……>指名补充诗歌
过渡:你们补充的多有创意呀!看来真有不少小诗人从这里诞生了!
四、回顾全文
1、不过[出示:我想这样的例子,天上一定还有很多,如果要一一正名,有待我们去探索!]师生一起读
1、这篇诗歌的题目是《给星星正名》,请你再美美的读一读这篇课文,思考作者真的要给星星把名字改正过来吗?他想通过诗歌告诉我们什么?
1)生自由读文
2)反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五、总结全文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并坚持长期探索。”我希望你们能成为热爱科学坚持探索的下一位“达尔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运用自己的材料仿写一节诗歌
3、推荐读物戴巴棣《大自然的语言》
七、板书设计:
31给星星正名
水星热火星
地球地少水多水星科学
火星冷……探索
木星没有树……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教学目标:见教参116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
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
(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
板书设计
蜜蜂
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
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