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调查报告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

时间:2024-10-24 15:33:21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未来的世纪将是以智取胜的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上,世人称之为“通向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而合格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教育改革。现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希望通过教师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里的“人才”不是迄今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

影响下的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宣传素质教育,然而声势如雷电交加,成效却细雨绵绵。何以如此?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训该如何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的教改思想观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1.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及问卷编制依据。由应试教育体制转向素质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观念的变革是最高层次的革新。对此,国家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说,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了解小学教师现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从事教育改革实践的情况,同时也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寻找科学依据。按照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在征询小学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编制成这份调查问卷。

(2)调查的主要内容。这份包括30个项目的问卷从6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教改思想状况及教改实践状况进行了调查。这6个方面分别是:

①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即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认识;

②教师对新的学科教学模式的了解情况及运用情况;

③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

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

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

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

⑥阻碍素质教育向前推进的因素。

(3)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教师共20xx人,分另选自XX市12所市重点小学,1所区重点小学,两所普通小学云一所厂矿小学。被调查教师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学历层次拍中专或中专以上,职称从小教初级到高级。

2.结果处理

本问卷发出20xx份,回收1861份,回收率为93%。用统训学的方法、技术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分以下几个部分用表格郎形式呈现如下:

3、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83%的教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不满意;有85%的教师认为应当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这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的小学教师己经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当问及什么是素质教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应当怎样进行培养时,教师们的回答状况有以下三个类型:

①不明确或不知怎么答;

②回答不系统,支离破碎;

③回答笼统(比如:素质教育就是“五育”全面进行),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

这说明教师虽知素质教育一词,但不明确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应怎样进行。

(3)虽有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愿望,但缺少实际行动。这一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①教研活动。按理说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进行教学思想交流,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从表2中可知,只有33%的教师认为推进了教育改革。

②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使用。从表4中可以看出,教师中对新教学模式积极关注并了解的占6、 4%,尝试运用的占25%。

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88%的教师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④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认为绝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占16%。

(4)头脑中缺少不断补充新知识的愿望和教育科研意识。如表1中,经常读教育书刊的教师占37%,订阅与专业有关的报纸、杂志两份以上的占21%,读懂并吸取别人研究成果的教师只占17%,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的教师只占14%。

(5)教师的改革意识受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压力的制约,以致不敢进行教育改革。从表5中可以看出,82%的教师认为在教育改革中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

三、建议与讨论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从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确实在逐步地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意识中,正转变着陈旧的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国限于物力财力,还不能创办足够的大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师虽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但毕竟不容易。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因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民族的希望。

转变教师的观念需要时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应当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创立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气候。以笔者陋见,提出几点所谓建议请教于同仁。

(一)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切实为教师进行教改创造条件。如建立奖励制度,奖励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者;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工作效果,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通过培养和培训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构建层次清晰的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更具效率性、针对性。

(三)学校应当建立教研活动的检查、监督机制,随时掌握教研活动情况,保证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促进交流、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业务进修、培训制度。21世纪需要的是有竞争意识、有开拓能力、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学技能的教师。通过培训增强这些意识和能力。

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然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毕竟是复杂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通过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规律、方法。依照规律创设条件,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点评:

调查报告讲究两个字“真”和“深”。调查要“真” ……此处隐藏29634个字……12名(6%);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30名(15%)。

2、同意“课堂教学只要有讨论、探究、信息教育,就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标志。”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正在实施”者40名(20%);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105名(52.5%);不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正在实施”者55名(27.5%)。

3、同意“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应该完全废除,课程改革中应都是现代的教学模式。”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准备实施”者15名(7.5%);“正在实施”者75名(37.5%);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60(30%)不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正在实施”者50名(25%)。

4、同意“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准备实施”者26名(13%);“正在实施”者155名(77.5%);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没条件实施”者19名(9.5%)。

总的来看,在教学观上,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肯定态度,但在这方面显露出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但是当一堂结束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教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所以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新的教学模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待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采取辨证的观点,接受式运用的好,如教师擅长讲授,也可以主动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相反,教师授课会很沉闷,让人昏昏欲睡。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运用得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因此,不能在主观上认为接受学习是落后的,探究学习是先进的。③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不明确自己在教学观转换中角色意识。结果使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这在某种程序上影响教学质量。

(四)关于评价观

1、同意“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区分好坏。因此,评价要从重视结果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准备实施”者57名(28.5%);“正在实施”者125名(62.5%);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没条件实施”者18名(9%)。

2、同意“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命题且在课改行为“正在实施”者20名(10%);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150名(75%);不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正在实施”者30名(15%)。

3、同意“评价农村中小学教师和班级教学质量的高低只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命题且在课改行为“正在实施”者15名(7.5%);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105名(52.5%);不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正在实施”者80名(40%)。

4、同意“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准备实施”者80名(40%);“正在实施”者60名(30%);同意该命题但在课改行为上“没条件实施”者35名(17.5%);不同意该命题且在课改行为上“不准备实施”者25名(12.5%)。

总的来看,在评价观上,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旧的评价观持否定态度,且在课改行为上不拟实施,对新的评价观持肯定态度且在课改行为上拟实施或正在实施。但在评价观上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①少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办学质量标准评价上“唯分第一”对学校的学风、校风、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员工的凝聚力等比较轻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无动于衷,对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旨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标准不以为然。②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评价观,虽然正确无误但由于条件不具备而不能付诸实施;还有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对旧的评价观持否定态度,但在违心“正在实施”。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四、结论及思考

(一)结论

1、多数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观,这表现为他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均正确无误。

2、多数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已将正确的课改观念正在或准备付诸实践。

3、少数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仍持有错误的课改观念并支配自己的课改行为。

4、在教学观上相当多的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持有正确的课改观念,但其课改行为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实施。

(二)结论引发的几点思考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成为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首先抓好对教师的培训,时至今日,仍然有少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持有错误的课改观念,并以此支配自己的课改行为。可见培训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2、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上述调查表明有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虽然持有正确的课改观念,但在课改行为上却因自己缺乏实施此项课改观念的本领和素质等原因而不能实施。要卓有成效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首先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走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3、应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运行机制,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上述研究结论4提到的种种原因,概括起来,均可归结为多年来现行教育所形成的以应试教育为明显特征的一种内在运行机制在起作用。打破这种机制,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运行机制,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第一、要改革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第二、重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实施九年一贯制课程结构,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特征的方法为“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方法。第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将班级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与活动课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受到多方面的信息影响,力图使教学过程情景化,教学组织多层次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第五、落实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

4、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每所学校真正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大的背景,好的氛围

《小学教师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